民盟娄底市委 “烛光行动”项目用书《娄底语文》首发式在娄底举行


首发式现场
娄底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主委邵瑛主持活动。
《娄底语文》由盟员刘德斌

娄底一中学生朗诵《娄底语文》诗文
杨云辉充分肯定了娄底民盟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娄底民盟充分发挥民盟特色和优势,积极服务社会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民主党派履职做出了表率。他认为,《娄底语文》是娄底民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创新之举。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把娄底乡土文化中最美好的东西整理出来,予以继承、发扬光大,有利于增强娄底人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娄底、宣传娄底,让更多的人了解娄底,增强建设幸福娄底的信心。他还兴致勃勃地和与会者谈了娄底文化与湖湘文化的渊源。

杨云辉宣布新书发行
鄢福初指出:《娄底语文》收录了娄底历代名我名篇,是一本介绍娄底历史与人文风貌的优秀读物,《娄底语文》的出版发行,对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传统道德观的养成很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借助文化的力量来宣传娄底,凝聚娄底人民意志,来壮大和发展娄底的各项事业。

鄢福初题写书名并出席首发式
李建民介绍了民盟中央“烛光行动”的相关情况,高度赞扬了娄底民盟长期以来响应盟中央和盟省委号召,充分利用盟内外资源开展“烛光行动”,并取得良好成效。他认为民盟娄底市委组织盟员编著“烛光行动”项目用书《娄底语文》,并免费赠送农村学校学生,不仅为世人了解娄底做了很好的宣传,其行动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和奉献精神的彰显,为民盟地方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李建民出席首发式并讲话
邵瑛号召盟内更多爱心人士继续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孩子能感受《娄底语文》的魅力,感受民盟“烛光行动”的魅力。让娄底精神、娄底文化走向全省、全国、走向世界。

邵瑛主持首发式
李友元代表市委统战部对民盟市委的社会服务工作表示肯定,对新书的发行表示祝贺。

李友元出席首发式并讲话
首发式上,廖志理作为作家代表发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盟员专家赵年秀作了书评。娄底一中盟员教师黄显秋带领学生朗诵了《娄底语文》中的诗文选。

作家代表廖志理发言
娄底市教育局、旅游局及20多所中小学校负责人,10多家新闻媒体,民盟娄底市委各专门委员会、娄底市直各支部负责人,民盟娄底市委教育委员会全体委员,民盟娄底市综合支部的全体盟员等10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

专家赵年秀作书评

编者刘德斌发言

学校代表上台接受赠书
附:作家代表发言
不仅仅是文学读本
——在《娄底语文》首发式上的发言
国家一级作家、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廖志理
(2012年5月23日)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参加今天这个规格高、简单却又隆重的《娄底语文》首发式,非常高兴。
把这本新书拿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 ,感到编者刘德斌开阔的视野与精到的眼光。娄底这方热土,人杰地灵,俊采星驰,涌现了不少大家名篇。虽然选录的作者与诗文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却是很有代表性。从目录来看,《娄底语文》首先是一本简朴的文学读本。选自《三国志》的《蒋琬传》、曾国藩的《原才》、刘蓉的《习惯说》、谢冰莹的《爱晚亭》等等,都是写入了文学史的名篇。陈天华的《警世钟》、禹之谟的《致全中国国民书》、成仿吾的《毕业歌》等等,都是为中国社会前行而呐喊的作品。刘合庄的《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也是唱响中国大地的歌曲。几篇游记的作者弘征、唐浩明、谭谈、谭仲池等都是当代作家中的大手笔。他们所讴歌的,正是我们的美丽而青春的幸福娄底。作为其中的一名作者,我也感到很荣幸。
但凡语文,又总是一部百科全书,《娄底语文》也不例外。它是一本优秀的青少年读物,是一本很好的关于娄底的人文读本。
它为我们的学习插上了一杆爱国重义的红旗。《娄底语文》为孩子们的读书声中加入了风声雨声,引导青少年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这本书融汇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娄底人游娄底”、“三创”、“献计献策”、“院士回乡”、“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等中心主题活动。新书还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学会做人。让孩子们在陈天华、蔡和森的篇章中,激发起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除了爱国,新书中还处处体现着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反省、学会慎独等等做人的道理。
它为我们阅读娄底建立了一部索引。全书先借作家小牛对娄底名字由来的解读为序,接下来的六个单元分别将娄底的山水、人物、文艺、文化、风情等诸多方面一一展开,恍若一幅画卷。既有阅读篇目具体的点的介绍,又在综合性学习中作综合的面上拓展。新书中,通过对“血性”的诠释,通过“新化人与毛板船”,通过“王憨山之倔”,通过
它为我们的课堂标上了一座城市的座标。它着力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娄底,发现娄底。选文的篇目中,有不少是传统或现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也有一些与课文有着亲缘关系。新书中综合性学习(P126)中有一篇《方言·小吃·老地名》,要求青少年学生分析自己的方言,为家乡的特色小吃写广告词,探寻老地名背后的故事,每一样设计都很精心,可以说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读起来亲切得很。尤其是关于钱钟书在蓝田镇生活及创作小说《围城》的一段故事,选用的是涟源一中学生的小论文,很能激发青少年学生探索娄底、发现娄底的兴趣。
它为我们阅读娄底打开了一扇窗户。新书重点对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了全面总结与介绍。这本书还应该成为娄底导游的辅导读物。我想,除了娄底导游,除了娄底青少年,除了娄底人,我们还应该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关心娄底、关注娄底的人,推荐给更多希望走近娄底、走进娄底的人。在招商引资中,让他们通过《娄底语文》这么一个索引和窗口,初步了解娄底、发现娄底:开放和加速赶超的娄底人们正敞开大门,迎接全世界的客人。
当然,作为主要面向青少年读本,并不是说它已尽善尽美,自然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也期待今后能有机会进一步修订,编选得更加精到与完善。
总之,《娄底语文》不是一本普通的新书,它也是我们幸福娄底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成果。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娄底语文》;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感动于《娄底语文》,受益于《娄底语文》!
谢谢大家。
- 上一篇:民盟省委李建民到娄底眼科医院考察 2012/5/24
- 下一篇:娄底民盟代表团光荣出席民盟湖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20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