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转眼间,新农合工作开展已经十">
你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 娄盟才俊

十年,我与新农合共成长

2013年5月24日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

 

 岁月流逝。转眼间,新农合工作开展已经十年。十年在人生长河里,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这十年,对我而言是无比重要又无比幸运:我不仅有幸见证和参与了新农合制度的试点、发展与完善,自身也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懵懂走向了成熟。十年依旧双瞳碧,万里今持一笑归。回想起新农合试点时的激情与艰辛,到如今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健全,我百感交集、充满欣慰。

     筚路蓝缕:万事开头难

1992年,我从重庆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军区企业办公室工作。因家庭原因,1997年作人才引进调回了我的家乡──涟源市人民医院,先后担任主管会计和医保科长。期间参加了同济医科大学的“卫生管理”专业脱产学习,分别考取了经济师和会计师职称。

2002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出台,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涟源市有幸成为了全国第一批试点县市。成为试点实属来之不易,2002年底省里确定首批新农合试点县(市)开始只定下四个,东南西北各一个,并没有涟源。娄底市、涟源市两级政府领导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多次向省政府请示,并反复阐述在湖南中部一个社情民情复杂的农业贫困大市开展试点的重大意义。经过争取,省里终于同意增加涟源市为全省首批5个试点县市之一,涟源市的农民因此率先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我也有幸成为了涟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一开始并不顺利。2002年年底至2003年,一场“非典” (简称SARS)从南到北肆虐了我国,公共卫生服体系的不健全让农民对参加合作医疗疑惑重重:有的认为是救治“非典”病人把卫生经费全部用光了,现向农民收钱用来弥补经费不足;用的认为是向群众收钱用来建设卫生院;还有的则认为是乡镇干部又在搞摊派,是加重农民负担的典型案例。加之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国的农民都是自给自足,谁患病谁负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并不多。

在这种背景下,向农民筹资参合遇到了难以预料的阻力。当年筹资标准为农民个人缴费10元,各级财政补助20元,为了调动参合积极性,还建立了家庭帐户,真正用于大病统筹的个人缴费部分只有3元。可这么好的政策农民就是不相信。原定在20034月份开始宣传发动、5月份缴费参合并造册、6月份下发合作医疗证、71日正式报销医疗费用的工作方案全被打乱了。截止到6月底,参合率还不到40%。涟源市委、政府为了强力推进新农合工作不得不与乡镇书记、镇长立下军令状,各乡镇的参合率不得低于70%,否则就地免职。各乡镇层层分解任务,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到户到人的办法,把责任分解到了各乡村干部身上。筹资一直延续到9月份,并以免掉了一名支部书记、下岗了一名乡镇干部的代价才完成了71%的参合率。对于当年动员参合的难度,当时的涟源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主任(现任娄底市政协秘书长)李和平同志说过一句话“我分管过许多工作,从没有像合作医疗筹资工作那样批评过那么多人。”

万事开头难,除了宣传发动、筹资难外,政策、制度框架都没有范本,要靠试点县市自己去摸索。当时唯一的政策蓝本就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我们一班工作人员自己起草了《涟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新农合药品目录》、《新农合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等等。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全国、全省还没有出台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科目、财务报表都是我自行设计的。还有一个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问题,涟源是省级贫困市,当时财力紧张没有安排,要求自筹经费。而我们认为新农合基金专款专用,是不能用来挪作他用的,连利息也不能使用,既然开展了试点就得按报告上的承诺安排工作经费。这个问题经过无数次与财政的同志交涉,多次向分管副市长及常务副市长汇报,历经几年才逐步得到解决。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换理解

新农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办法。在开展补偿、参合农民得到实惠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一是定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为了创收,挂床住院、串换药品、虚开住院发票等违纪违规行为防不胜防;二是患病群众千方百计想套取新农合基金,原来觉得新农合制度是骗人的,没参合,现在真的患了病看到别人能报销医药费,于是想方设法盗用参合亲戚或朋友的身份,采用张冠李戴、冒名顶替等办法骗取合作医疗补助;三是部分乡镇政府和个别执法部门开始打基金注意。由于涟源市开始试点时实行基金分级管理,乡镇负责5000元以下医药费用的补助,市里负责5000元以上部分医药费用的补助,部分乡镇政府觉得筹资成本高,开支大,想到基金里面套取点工作经费;个别执法部门看到乡镇合管站及卫生院有不规范行为后,也觉得创收的机会来了,可以从中罚点款,没收点钱。

在当时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而信息化建设尚未启动、监管力量又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们一是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对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的定点医疗机构分别给予黄牌警告、按服务协议没收违约金或取消定点医院资格等处罚;二是针对未参合病人假冒参合人员套取新农合基金的问题,加大了稽查力度,对住院病人定期进行查房登记,坚决打击弄虚作假套取补助行为;三是我以一个民主党派的身份给当时的书记、市长写了一封信,指出了维护新农合基金安全的重要性,建议完善基金分级管理制度,只能由市里统一管理,对于监督检查只能由监督委员会牵头统一进行,并且要求处罚到相关责任人员身上而不是大家都来分“唐僧肉”,我义正词严地指出,如果哪里动用了农民的救命钱,哪个执法部门带走了新农合基金,我会直接给吴仪副总理写信反映情况。

说实在的,苦恼和迷茫是难以言喻的。因为我们对新农合事业的执着、对管理的严格要求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基层医疗机构、农民群众及相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工作费力不讨好。基层医疗机构认为新农合制度就是为了救活他们而建立的,打点擦边球不用小题大做;个别群众认为,钱是国家的,原来不相信新农合会搞真的没参加,现病了用别人的证件报点钱又不是你自家的钱,不用上纲上线;乡镇政府认为筹资这样的难事要他们来做,现新农合基金要全部收回归市里管理,基金管理支配权没有了,想不通;执法部门收缴违纪违规款原一直都是上缴财政后按一定比例返回用作本单位经费的,而新农合的违纪资金收缴追回后却只能继续存入新农合基金专户用于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助,并不能用于其他方面,他们不能接受。

令人欣慰的是,筹资难、监管难、经费难等问题在试点初期普遍存在,党和政府看到了这一系列困难和问题。200312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湖北省宜昌市主持召开了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次试点工作会议,对试点以来出现的问题做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并坚定地指明了新农合发展的方向。涟源市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旗帜鲜明,要求各部门、各乡镇都要支持新农合工作,必须强化管理,规范运行。我的合理化建议被全部采纳。为了让我安心工作,还将我提拔为了卫生局副局长。

便民利民:风雨过后见彩虹

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试点县市也不断增多。到20087月,娄底市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实现了新农合制度的全面覆盖。在试点初期,新农合的管理职能一直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基妇处、基妇科承担,现全面推行,省、市一级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迫在眉睫。于是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增设了合作医疗管理处、合作医疗管理科。我又有幸于2008年调入娄底市卫生局,先后任合作医疗管理科副科长、科长,继续从事新农合的管理工作。在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提高保障水平方面,我们一是积极探索更加便民的就医和报账方式,统筹地区内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和10所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都开展了病人出院即时结算报账方式。为方便在市外病人的补偿,双峰县合管办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了兑付大厅,申报、审核、领款一条龙服务,群众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能领到补偿款,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对于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还实行了工作人员代办制度,由有关工作人员代办报账手续后将存折或银行卡送到患者或其家属手中,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该窗口去年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创先争优群众最满意服务窗口,得到了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着力提高重大疾病救治保障水平,对农村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耐药结核病、重性精神病、农村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抢救性治疗等重大疾病进行救治。其中儿童先心病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三个病种的医疗费用全部由新农合报销,其他病种的报销比例达到了70%-80%。今年1-5月,共救治大病2133人次,新农合补助达1209.9万元。三是全面推进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起付线外全报销付费机制改革,全市平均统筹地区内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达到了76.66%,完成了国家、省里规定的75%以上目标任务,对减轻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费用负担效果十分明显。四是实施农村五保户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农村孕产妇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基本医疗费用全免费制度。今年1-5月,全市合计补偿五保对象5259人次,共全免医疗费用1555.01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1240.08万元,民政医疗救助314.93万元。双峰县率先于510日起实施农村孕产妇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全免费政策,并将于9月份在全市全面推行

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尤长。10年,是新农合加速发展的10年,也是自己不断成长的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像春风,像细雨,惠及到了千家万户。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会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中国农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注:该文为湖南省纪念新农合制度实施10周年优秀征文

作者:刘兆梅,男,娄底市卫生局合作医疗管理科科长,会计师、经济师,联系电话:13875447305,邮箱:hnldhzyl@163.com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mmld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民主同盟娄底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14007698号-1 

 协调电话:0738-8212269

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