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
学习园地
你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艺天地

娄底牛俗略谈

2010年9月2日       浏览:

 

  

  

娄底,古属苗瑶之地。旧不与中国通。战国时为楚地,巫傩之风盛行。在被宋朝王化前,居民一直过着封闭、原始的农耕生活,耕牛在这块土地的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被崇拜、被赞扬。

据《荆楚岁时》记载,天地首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然后生人(《湘中民俗文化》刘楚魁著)。从中看出,牛的使用和被重视是娄底地区乃至全人类从渔猎文化向农耕文明过渡的标志。娄底牛俗受本地苗瑶文化和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祭祀、崇拜

在涟源、娄星民间,牛被神化,被认为是牛魔大王转世,加上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被特别看重和敬奉。这可从一些民俗中体现出来。

椎牛。曾经在娄底梅山地区一直存在的一种反映狩猎生活的祭祖仪式。《增广贤文》中有椎牛而祭墓……”的记载,是众人手持长矛,争着将一头蒙上眼睛的活牛刺死,那个一刀从牛脖子将牛刺死的勇士为获胜者,牛头也就分给此人。椎牛这种原始残暴的祭祀仪式,用老百姓认为最重要的牛献给祖先,表达最虔诚的敬意。椎牛主祭的是蚩尤,要表演蚩尤战黄帝的传说。清中叶乾嘉苗瑶起义后,新化梅山地区的椎牛祭祖法事才被清廷坚决取缔(《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永绥直隶厅志》、《宝庆府志》篇目,岳麓书社,199212月版)。

牛王节。传说为牛魔大王的生日,这天家家户户要用乌饭(乌叶煮的糯米饭)喂牛,表达着对牛的敬意。新化山歌中有记载,以前为农历四月八日,现在有的地方为立夏日。牛王节过后,牛就要开始犁田了,人们纷纷打丸子吃,人也吃,牛也吃,说是吃了立夏丸子,人和牛都有力气。

拜牛牙齿。在涟源桥头河、龙塘、湄江一带,如果小孩子换牙时牙齿长得参差不齐,大人们就要点上三根香,带着小孩子到牛栏前对着牛拜三拜,口里念着:请牛魔大王赐一副整齐的牛牙齿。这样,牙齿就长得齐整些。

打春。旧时,阳春和牛紧紧连在一起。据同治《新化县志》载:立春时候,鞭打土牛,谓之打春,意谓耕牛扬蹄奋进,阳春才有望。这一天,农民扎纸春牛,在门外焚香化楮,敬祀春神。牛是阳春的象征。目前,从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现在民间大受欢迎的、由隆回县周旺铺下二里车塘铺出版的《望星楼正字通书》中,24节气、春牛、农事三者紧密相连,第一页为节气表,第二页为春牛芒神图,介绍了春牛身高、身长、尾长、头、身、腹、角、屋、膝等的颜色,右缴合龙头的材质以及芒神老身高、身着打扮(材料、颜色),手中柳枝的长度,芒神和春牛的相对位置。这些颜色、位置、大小的描写,老辈人配合下面的地径、地母日等就可预知当年的雨水、农事丰欠或大的自然灾害。

舞春牛。在涟源,叫“耍花灯”;在新化、冷江一带叫“耍春牛”、“舞春牛”,为正月里晚上阵容最大、最热闹的迎春民俗活动。有11-13个花灯(笼),有狮子、稻草龙、全副吹打(八音锣鼓),有舞春牛和表演武术的演员10多个。纸扎的春牛,头角、身子、尾巴齐全。进厅屋场子后,春牛就打拱作揖,边叫边跑,表演犁田、耙田、播种、插秧、采摘收获等动作,最后表演梅山武术。此民俗活动,牛代替人来展示农耕劳作,表达着对牛的崇敬。

二、俗语

牛有黄牛与水牛之分,在涟源、娄星等地,公黄牛叫黄牯,公水牛叫水牯。拉犁要水牯,吃肉要黄牯,强壮有反抗性的黄牛被叫做斗牯、“骚牯”。作为亲密的劳动伙伴,人们生活中出现许多与牛有关的用语。

牛的传说。在娄底民间,普遍认为仙牛、犀牛是吉祥物。如在涟源湄江湄塘湖流传着犀牛现世预示着风调雨顺,世界太平的传说。很久以前,湄塘湖的低涵一穿,上面过渡的渡排都被吞没,经常有人葬身湖底。有一次,有人在半夜看见犀牛到了湄塘湖。一次,低涵穿水时大家大呼一声,只见犀牛从湖底潜上来,在涵洞中一滚,水马上就向上回,渡排就转危为安。在新化县维山,传说七仙女上天庭后因思念董永又私下凡间,为避雷神,她化变为美女石,董永也化变为犀牛石,他们天天晚上幽会。后来被雷神识破,七仙女被带上天庭,董永永远化为石头,对天祈祷,为当地带来吉祥、平安。

民间流传有很多有关牛的俗语。

赞美类。牛高马大(说明人长得高大)、牛婆子大的力(说明有力气)、生得一副牛牙齿(整齐洁白的牙齿)。

骂人类。变不得牛就莫耽误阳春(牛的重要性,埋怨人误了事);眼珠光起牛卵子大(骂人);背起身血牛皮(骂人);三部(堆)牛屎高(讲人矮);出栏牛(出门就拉屎,没用);牛栏里嵌死个猫(很轻松,无关紧要);这牛身蹄子(骂人的脚);教熟的牛角吹不叫(人笨,教不会);牛头马面(阴间人物或反派人物);牛栏背底读祭文(弄错说话对象或做无用功);揪得个牛脑壳(死抓住某个问题不放,钻牛角尖);高坑上的茅冬,吊断你的牛颈(想到办不到、无可奈何的事);吃介块秧都现是(冒得紧),莫惯势哒谷(个)牛(对某事的性质不能容忍)。

比喻类。黄牛角,水牛角,各是各(各顾各);只要话讲得明,牛肉敬得神(话要说明,情有可原);冬打雷,九个牛栏十个空(说明天气冷);泻(稀)牛屎扶不上壁(bia,某人提扶不起,教不会);头发挽个牛屎巴(头发叠起像牛屎巴,古时女子发型);水浸牛皮润脾气,牛屎上插花(人与人不匹配)。

经验类。一条牛,半个家。”“千下锄头万下腰,当不得黄牛婆伸下腰。”“耕家无牛客无本”“春牛如战马”“炒菜要油,耕田要牛。说明牛在耕田中的重要性。牛要满饱,牛栏里怕水,黄牛怕二月,水牛怕腊月。这是喂牛养牛的经验。

歌谣。《耕牛谣》:畜中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用苦力。”“不是有牛来耕用,君等性命岂得留。”“我在山中吃杂草,君在房中吃酒肉。”“等到力衰年已老,君就把我来杀倒。用一、三人称的口气,表达了牛的艰辛和苦痛,唤醒人们要善待耕牛。

三、与牛有关的信仰

民间信仰。“坟山里埋了牛”是娄底民间公认的大积阴德的事,会子孙发达、享荣华富贵。如果家里的祖先葬在卧牛(牛眠)之地,子孙后代会兴旺发达,大富大贵。这里,牛被象征着吉祥、富贵。“有人葬得牛眠地,至今纱帽在朝关”。不能劳作的牛老了后,一般被人吃掉了,如果不吃,而把牛埋了,这是积阴德,表达了对牛的崇敬。因此,当人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人们常感叹说:看坟山里埋了牛没有,要是坟山里埋了牛就好

宗教信仰。在唱太公、做道场、傩戏等法事中,都用牛角作为法号,传说是吹牛角避邪。牛角又被认为是蚩尤牛的角,与蚩尤崇拜有关,传说蚩尤是怪力乱神,所向无敌。从新化县水车镇、涟源市古塘乡居民房屋屋脊上3-7个不等的白色牛角来看,牛角是辟邪之物、吉祥之物。新化山歌中结婚时必备的一把弯弯牛角梳也印证了这点。到现在,娄底地区所有的宗教祭祀,避讳使用牛肉作为牲醪和供(下)饭菜,即不能用牛肉敬神、敬祖宗。神职人员(包括民间信徒)不管出家在家不吃牛肉。从这点说明,人们对牛是非常敬畏的,这种敬畏是对祖宗的避讳和尊敬。

牛的饮食发展。在新化,肉叫鹰,牛肉叫迎鹰。这是一种避讳语还是从苗瑶语转化而来,有待考证。民间在改革开放前,不到万不得已不杀牛。因为杀牛如牛人。改革开放后,这种观念被慢慢淡化,出现了大规模的菜牛。娄星、涟源一带,杀牛时有喝生牛血壮胆的习惯;在新化,将牛血、牛肉、牛肚散上胡椒、辣子做成三合汤,;冷水江还有吃牛席的习惯,即全桌菜为牛身上可吃的东西做成。现在,三合汤(黄牛血、黄牛肉、水牛肚片)和牛席成为新化、冷水江一带的名菜。

牛吃的是草,因此,民间一直认为干牛粪是干净的,用它来猪食、野外用来烤火、烧烤红薯。

娄底地区牛俗充满着矛盾。宗教以及神职人员对牛的态度,传承了对自然、对祖先的感恩和敬畏。而牛席等饮食的迅速发展,则展示了人们舍弃神圣、走向实用的世俗心理,这正体现了工业文明推进下,农耕文明信仰所处的尴尬境地,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反传统转化。这种转化具有代表性,极大地摧毁了农业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如何深一步挖掘整理好民间文化、理清信仰脉络,传承优良民俗有着深远的意义。